如何培養年輕一代與世界接軌,這個命題很宏大,但對于一個新建校而言,卻是非談不可的。能否教會孩子從容面對未知的東西,賦予孩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讓他們與世界接軌,是教育者們的長期追求。
什么樣的學校能做到?
在天津光華劍橋國際高中的創校校長徐春陽校長眼中,學校,不僅是一所學校,也是一座城,更是一種生活。光華劍橋將是一座青春之城、理想之城、奮斗之城、創造之城,在這里孩子們將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充實的、溫暖的、沸騰的生活!
學生、老師
都有自己的人才畫像
“人才畫像”這個提法其實沒有明確的單一來源,而是隨著對人才培養與發展的探討逐漸形成的。人們逐漸意識到了傳統的技能培養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社會和經濟的需求,因此提出了“未來人才畫像”的概念。對“人才畫像”的理解好比畫家畫人物一樣,需要通過畫筆去描述一個人的特點。那么,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畫像,需要通過什么來描述呢?
我們認為有6個關鍵詞值得被重視,分別是科學探索者、善于創新者、未來領導者、責任擔當者、傳統繼承者、幸福生活者。
科學探索者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領域引領潮流;
善于創新者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靈活應對,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
未來領導者具備卓越的領導力和決策力;
責任擔當者關注社會公益和環境保護,積極投身于改善人類生活的事業中;
傳統繼承者活用歷史文化遺產滋養國民科學,增強民族凝聚力;
幸福生活者則能夠平衡工作與生活,享受美好人生。
我們明白每一種品質的養成都因人而異,從身體上的習慣養成到思維上的認知,都需要一朝一夕地環境浸潤。為此,我們總結光華劍橋在上海等地十多年的成功辦學經驗,打磨出一套面向未來的核心ABC素養體系,將國際課程、創新課程、營地課程有機結合,作為學校培養目標的有力根基。
光華劍橋選擇了國家課程與國際課程雙軌并行的課程體系。普通高中課程由高考相關科目+地方文化類課程+校本課定制選修課組成,融合高中課程(三年A-Level課程)由五大類學科+個性化選修課程組成。我們既認同中式教育中的扎實基礎和品格塑造,又認可西方視野中的個性化培養和科學的思維訓練。因此,雙軌制并不是物理式的雙向并列,而是會通過項目式教學、主題式教學將中西方的優勢整合,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機融合。此外,我們突破校園學習的邊界,打通“產學研”鏈條,通過高中、高校、高新技術企業的聯合培養,為學生們創造超出想象的學習資源,提供深度學習和探索的機會。
為了培養具備中國文化涵養與國際適應能力的未來創新型人才,光華劍橋的創校師資是由高中特級教師、海歸教師、博士教師、國際課程專家等精英團隊組成,這是一支兼具東方式勤勉和西方式自由探索能力的團隊。此外,設立學術委員會,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確保學生在各個基礎學科上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邀請世界著名華人作曲家蘇聰先生擔任高級藝術顧問一職,在未來的新學年中和學生一起開展學術類、藝術類活動,以及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筑學教授克里斯蒂娜·阿隆索擔任生涯規劃導師和駐校藝術家。
每位學生將同時得到兩位這樣的導師的“一生一策”的個性化輔導,用精準的學習方案取代無效率的刷題,在“全生涯”規劃體系下提升學習內驅力。學生們還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從人工智能、哲學歷史、平面設計、雕塑、工業設計、商賽、環境工程、聲樂器樂等個性化選修課程中自由選擇,自由組合自己的專屬課表。
我們也鼓勵學生廣泛涉獵不同的學科,以多學科的積累激發創新力。比如,科學課程和社會實踐課程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還讓他們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獲得實踐經驗,培養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我們還特別開設領導力課程和科創課程,培養學生的領導力、創新力和社會責任感,為未來的全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愛好出發
與世界相識
與世界銜接,我們的視野就不能局限在方寸之地。只注重成績,已經無法幫助學生為快速變化的世界做好準備。因此,從設計初期,光華劍橋就被定位成“創新校園”和“未來校園”,提出了模擬城市的校園管理模式,設立“市民委員會”,由學生自主管理校園,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和領導能力。
我們將150畝土地的校園設計成一個模擬城市,內置體育小鎮、創新小鎮、藝術小鎮,融入特色書院,開辦博物館、藥植園、黑匣子劇場、陶藝館、游泳館、籃球館、壁球館、網球場、排球場、足球場、中西餐廳、晨間音樂廳等高標準生活學習設施,相信各位家長走進校園時,一定會“哇”聲一片。
每個區域都圍繞著“以學生為中心”具備不同的教育功能,每個角落又都是教育發生的地方。在博物館里通曉古今,在藥植園內了解自然草木,在足球場上與隊友齊心協力....通過多樣化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們把學習變成一種享受,在高度互動的氛圍中激發腦力和無限的表達力。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在光華劍橋,孩子的素養和人格的健全優于成才。高中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理處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有著明顯的獨特性和過渡性。一個有著充分支持、信賴和尊重的校園環境,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養成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系技能等素養,為自己做出的每個決定負責。
而從來自祖國各地的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國的教師組成的小小社會里學會的交往、溝通、責任與合作,是書本里無法教給孩子們的知識。如此真實的經歷,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面對真實世界中的復雜問題時不會感到手足無措,取而代之的是積極地尋求解決辦法。
光華劍橋教育集團辦學十余載,除了靚麗的升學成果之外,高品質的校園活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也讓孩子們的青春熠熠閃光。天津光華劍橋校區也將秉承這些校園文化傳統。
興趣是最 好的老師。在光華劍橋的絕大多數的社團是由老師、同學們自由組建的,來自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同學們以興趣會友,因熱愛相聚。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也連接著彼此的心靈。
光華劍橋總校長雷冬冬博士在畢業生典禮上曾說,“與其說性格決定命運,我更想說價值觀決定命運。一個善待他人、善待世界,積極樂觀,不斷進取的人,內心堅毅的人,無論TA是什么樣的個性,都有機會活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光華劍橋,不止是學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塑造人生價值觀的過程。我們希望孩子們從入讀之初就有意識地思考“什么是最 好的自己”,以多元化的課程體系、豐富的課外活動為平臺,讓孩子們發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走最適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