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置
Curriculum
課程特色
VPA在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實行「雙班主任」沉浸式雙語教育,形成具中外融合,以扎實的語言文學、科技創新、全人教育為特色的校本課程。
01.語言文學
哥倫比亞大學讀寫計劃:該計劃源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已有超過三十五年歷史,實證研究證明該計劃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和習慣,提升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及自信地表達自己。維多利亞累積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獨特的雙語閱讀課程體系,在香港實踐成效顯著。此計劃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成為一名熱愛閱讀、勤于創作的終身學習者。
繪本閱讀與創作:學校開發了系統的繪本閱讀和創作課程。根據我們的研究主題,進行繪本閱讀,我們將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與繪本作家畫家零距離接觸。同時,我們會指導孩子創作繪本,讓孩子在創作中更好地運用語言和繪畫表達自己。我們會幫助學生去正式出版他們的繪本,從而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期待麗林維多利亞的學生可以成為繪本領域的佼佼者,甚至成為凱迪克獎的獲得者。
02.科技創新
工程實踐課程主題式學習(STEAM):學校通過創新實驗室的建立、虛擬現實數字化學習以及校企合作的體驗式學習等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認知升級后拓展思維迭代的能力。
成長思維數學教學法: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JoBoaler教授提出的低門檻高上限(low floor high ceiling task)教學方式,通過一些可視化的開放性問題,讓所有學生發揮想象整理出自己的解題思路,每個人都可以為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提供線索,同時也給予學生巨大的空間去探索更高階的數學領域,從中收獲成長思維,相信自己有解決高階數學的能力,從而達到更高的數學水平。
設計思維:設計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思考模式,倡導以創新思維有系統、依據地解決問題。以發現問題產生同理心為起點,從而定義問題、提出創意構想、建立原型、測試成果,通過科技創新和跨學科的結合來幫助他人及更廣泛的社區。
數碼科技和資訊:生活在數碼時代,VPA學生均須接受數碼公民課,以確保他們掌握所需技能及正確的態度,成為一個盡責并有貢獻的數碼世紀領導者。通過合理利用數碼的便利發展學生探索、創新、溝通、寫作和組織的能力。
03.全人教育
跨學科學習:
借鑒IB課程設計理念,以提升學生適應未來發展能力為目標,使人文素養與科學精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時通過項目式探究,掌握貫通性的學習方法(Approaches to Learning),包括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技能、反思和元認知技能,信息及媒體素養等研究技能,以及交流、社交和自我管理技能,為未來具有科創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打好基礎。通過豐富的活動,主題式的探究學習,結論延展并循環探究等方式,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習慣的養成和思維的啟發。
自然探究學習:
現代城市兒童普遍存在與大自然割裂的現象,導致兒童的感知力降低,甚至缺失。VPA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我們借鑒森林學校的概念,給予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探索、認知并習得技能的機會,培養孩子熱愛及尊重自然利用大自然的同時與其和諧共處,實踐綠色生活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正念及社會情感教育:
正念是經過當代腦科學驗證,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專注力和有效應對壓力的現代生活必備技能。學生通過學習感知呼吸等方法紓解壓力,平衡身心。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智慧,不僅能促進其對學術內容的掌握,也有助于發展他們自我管理、情緒管理、社交溝通與領導力、關系構建、自我認知與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能力,使他們從容應對未來在學習、生活及社交中遇到的種種挑戰。
未來核心素養課程:
教育是為未來做好準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更從容地在多元文化碰撞的國際社會中保持自己的身份,并在面對復雜情境時更好地解決問題。在VPA,我們結合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讓我們的學生成為仁愛為懷、具有人文底蘊的文化傳承者,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和責任擔當的踐行者,成為自律自驅的學習者,成為對問題解決有極大熱情的創新者。
社團活動素質教育:
VPA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師資及具備成長性的社團環境,讓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以興趣發展專長,為學生的創想與實踐提供支持,為學生的作品和成果提供展演平臺,讓學生們在互動中豐富知識、收獲友情、增加成就感和幸福感。